随着协作机器人(Cobot)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装配、搬运、包装等岗位,引入人机协作模式。在这种“人机共处”的生产环境中,安全问题变得尤为关键。虽然协作机器人本身具备力控和避障功能,但仅靠自身感知并不能完全替代外部防护。
这时,安全光幕就成了保障“人机协作安全”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能实现无接触、高灵敏度的区域防护,更能为协作机器人划出一块“智能安全区”,真正做到在保障操作人员安全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那安全光幕到底怎么用在协作机器人上?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划定协作区域,实现智能停机
在协作机器人工作区域四周设置安全光幕,一旦有人进入指定区域,机器人便自动减速或停止运作,确保人员不被机械臂误伤。等人员离开,系统可自动恢复运行,无需人为干预。
这种模式非常适合物流分拣、精密装配等对协作连续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光幕形成一道“隐形围栏”,不给风险任何可乘之机。
第二,分级设防,更灵活的保护逻辑
高端光幕可以设定多个感应区域,结合PLC编程逻辑,机器人可根据入侵区域的不同进行不同响应。例如:
外层区域被触发 → 机器人减速
内层区域被触发 → 机器人急停
这样的“渐进式防护”让机器人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做出最合理反应,不会频繁停工,又不失安全保障,兼顾效率与风险控制。
第三,提升人员信任感与操作舒适度
协作机器人的初衷是让人机之间“协同”工作,但如果缺乏明确的安全边界,操作人员心理压力大,不敢靠近,反而影响了协作效率。
安装光幕后,工作人员能清晰感知到安全边界,哪怕在高节拍生产中,也能安心靠近、放心操作。这种“心理安全感”,往往是现场效率的保障因素之一。
第四,更适应未来智能工厂的安全标准
随着ISO/TS 15066等协作机器人国际安全标准的实施,外部辅助安全系统已成为评估协作环境安全性的关键部分。光幕正是符合CE认证、ISO标准的一种成熟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它还能与其他安全设备(如安全继电器、安全模块)联动,构建完整的人机协作安全体系,帮助企业顺利通过第三方安全评估与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