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资治通鉴》最经典8句话,最好背下来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具权威性和全面性的正史之一,其史料丰富、文字简练,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被历代学者视为中国史学的典范。

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句子,这些句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源。

下面介绍《资治通鉴》中最经典的8句话,希望能对大家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1.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纪·高宗咸亨三年》的记载。

背景是当时唐宗室之间,唐玄宗因为被废之前,这些宗室都没有说过什么,想要再去说也就晚了,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日后会导致类似的问题重演。

这句话是说过去的事无法改变,但未来是可以改变的,人们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预见未来。

2. “兴利除害,事在必行。”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宋纪·宋太宗大中祥符六年》的记载。

背景是当时太宗出兵剿灭了北方边疆上的寇盗,然后对新任边防将领加强了管理,使得边防特别安定。

这句话是说,地方百姓的利益是当政者需要保障的,需要通过扶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待罪犯的处理不能强硬,需要采取合适的手段除去害群之马。

3.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五代史·天福元年》的记载。背景是这一年明德政变,时任大梁刺史把当时任命的官员弹劾,导致局势趋于变化。

这句话意为大势是无法逆转的,当分离已经成为事实时,因为势态的共振才使得它趋于合并。

4.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陈纪·世祖武皇帝貞观元年》的记载。

背景是唐太宗所谓“贞观之治”,擅长征伐,立下了许多不朽的功勋。

这句话意为,向来成大业的人物,不是拥有非凡天赋的超人,而是拥有坚韧不拔、毫不放弃的信仰和心理素质的人物,才能成功地搭建和实现一个伟大的事业。

5. “仁者以意亲物,不以物亲意。”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开元二十二年》的记载,它强调的是仁者的形象和做法。

仁者以单纯的心灵关爱万物,而不是用俗世的观念来定义和约束这些东西,以此来判断自己对于天地间万物的亲近程度——如果只是能够理解、控制、占据这些物体,那恐怕就是那种肆意妄为、自私的行为。

6. “吾自有骨血之亲,安肯负天下之重,而自危于宦官之枉乎?”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纪·会昌三年》的记载。

背景是唐僖宗想要议论大事,但当时内阁的前任太尉却主张顺从宦官,不敢说真话。

前任左相含明第一时间出言抨击了他,同时强调自己是真正的王室成员,在社会上比他有更高的地位,如果不能对现实的异端行为和谏言进行监督,那将对以后的权利和形象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7. “吾虽不御之,然以朕意,任四夷知我有辅臣。”

这句话也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开元三十一年》的记载。

背景是唐太宗和耳目有争执,朝野动荡,但太宗的表现十分惊人。

这句话意为虽然我没有亲自处理这件事,但我坚信我的意志,使得四夷感觉我还拥有贤能的辅弼官员,能够帮助我解决问题和树立威信,绝非我个人施政失误所带来的。

8.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高宗广德二年》,被后人广为流传。

背景是身为宰相的高士润因为拒绝了才女朱千雪的爱意而陷入了被迫辞职的窘境。

而这句话则概述了人类的天性与心态,很容易被大众所理解——男女之间的相处,就如同普通朋友之间相处一样,需要建立在特定的信任和互相的尊重基础上,当然也有相应的义务。

士为“死”知己,女为“容”欣赏者,都是深情、忠诚和真诚的象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在线客服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