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加工、冲压成型、自动送料等高风险作业场景中,误操作往往只是一瞬间,但后果却可能是不可逆的伤害。为了有效降低这种风险,很多企业开始采用“双手启动 + 安全光栅”的组合方案,既满足法规要求,又大大提升了实际安全性。
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了解这套“黄金组合”背后的工作逻辑,以及它如何成为防误操作、防夹手、防事故的理想搭档。
一、为什么双手启动不能单独使用?
双手启动装置,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操作员同时按下左右两个按钮,设备才会启动。这样一来,操作员的双手就必须在安全区域内,避免在启动过程中伸入危险区域。
听上去已经很安全了对吧?但现实中存在几个“漏洞”:
- 按完按钮后,手可以再伸进去
- 有人尝试用“重物压住按钮”代替按压
- 对复杂设备的持续防护覆盖不足
这时,光靠双手启动还远远不够。
二、安全光栅为何成为“补强方案”?
安全光栅作为区域防护的主力军,能实时监测操作区是否有人或物体闯入,一旦有遮挡,立即发出信号,中断设备运行。
搭配双手启动后,可以形成这样的防护逻辑:
- 只有双手同时按下,才允许设备启动
- 只要光栅检测到有人手、身体进入危险区,即使按下按钮,设备也无法启动
- 运行过程中,光栅持续监控,一旦断光,立即停机
这种“前置确认 + 实时监测”的机制,大大降低了因违规动作、习惯性误操作而导致的伤害风险。
三、推荐组合方案怎么选?
- 双手按钮控制器:
- 选用具有防误触设计的工业按钮
- 配套安全继电器或安全PLC,实现硬件互锁
- 设置0.5秒以内同时按下的时间窗,防止“单手操作”
- 安全光栅系统:
- 建议使用分辨率为14mm~30mm的型号,视保护部位而定
- 响应时间控制在10ms以内,确保反应迅速
- 输出信号必须为OSSD或安全级接口,确保控制系统稳定联动
- 控制逻辑建议:
- 光栅未被遮挡 + 双手启动 → 启动设备
- 任意条件不满足 → 阻止动作或立即急停
四、实际案例:冲床设备改造
某五金厂的冲压车间在安全检查中被指出“误操作风险高”,于是引入双手启动+光栅组合。改造后:
- 员工必须双手确认操作,无法用单手误启动
- 冲头区域设光栅,手一伸进去设备就停
- 安全事故从年均3起降为0,生产效率反而更稳定